Parkett magazine: A small museum and a large library

擁有藝術價值的出版刊物:Parkett
跨進亞州

 

擁有25年歷史的英德雙語雜誌 Parkett magazine(帕克特雜誌)以其獨到的編輯策略和編排手法蜚聲國際,以每期一萬本的發行量橫跨世界各地,最大的特色在於這本雜誌從來不隨著藝術界的潮流或議題起舞,他們從不報藝術新聞,也不做展覽評論,更沒有固定的專欄寫手,每期挑選四位藝術家,針對他們的創作分別提供三到四篇角度不同的評析、討論。藝術家甚至受邀參與編輯企畫,並為當期雜誌特別創作限量作品,訂閱者能透過雜誌買下藝術家簽名並編號的作品,這樣的手法也許在時尚雜誌裡屢見不鮮,不過能夠秉持著這樣的態度進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在當代藝術雜誌裡絕對是獨一無二。

時間累積質量,帕克特雜誌的理念「當代藝術圈裡的大型圖書館和小博物館(A small museum and a large library)」隨著第八十八期的誕生開花結果,雜誌總編,也是創辦人之一的比奇˙庫萊格(Bice Curiger)獲選為第五十四屆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將以「ILLUMInations」為主題於2011年六月開幕。帕克特雜誌更從2010年開始,開始於亞州舉辦巡迴展,足跡遍至新加坡、首爾、東京等地,將二十五年來藝術家與該雜誌合作產出的作品進行展示。許多藝術家參與了雜誌的版型或書籍設計,印刷原料、紙張、尺寸、翻頁方式和閱讀結構都因著藝術家考量的重點而每期有所變化,透過展覽,將藝術家與帕克特雜誌各種各樣的多元合作模式一次展現 ,也讓越來越多的亞州觀眾一口氣趕上該雜誌所耕耘累積的成就。

過去帕克特雜誌將觸角放在北美和歐洲,和來自其他地方的藝術家合作較少,楊福東和艾未未為其二例,第八十八期挑選的四位藝術家中,再度出現了亞州面孔;陳佩之(Paul Chan)於1973年出生於香港,現居於紐約,帕克特雜誌邀請了三位藝評分別就他三件不同的作品進行評析。其中,任職於哈佛大學的藝術史學家蘭博比提(Carrie Lambert-Beatty)挑選了陳佩之於卡翠娜颶風襲擊紐澳良之後於當地進行的「果陀計畫」做評論,當時陳佩之前往紐澳良發表演講,卡翠娜所遺留下來的風暴仍在,面對滿目瘡痍的大地深感震撼,他也同時發現了,當地的居民面風暴之後的一籌莫展如同法國劇作家貝克特在「等待果陀」一書裡所描述的心境一樣:等待永遠不會出現的神祕人物果陀,如同等待不知何時才能完成的善後與復原。

蘭博比提詳實地介紹了陳佩之在回到紐約之後,與非營利組織合作,重新回到紐澳良與當地人進行長達數月的互動與創作,並點出他以一介外人的身分如何得到當地組織的信任,她也分析陳佩之在此天災事件的外力介入,如同藝術在當代社會中牽扯出的諸多議題裡所扮演的策略性角色。

陳佩之則為本期雜誌撰寫了一篇短詩,錯綜的句法加上黑線槓掉的文字展露了藝術家本人挑戰讀者悟性的意圖,同時他也特別製作了一件作品The Libertine Reader」,內容是一本藍色書皮的外翻封面,上頭以燙金字體印上了書名<1930 The Times in Review 1939>,限量35版。

本期收錄的其他藝術家作品評析還包括了克斯廷(Kerstin Brätsch)、史圖特文(Sturtevant)和維庫雅(Andro Wekua),以及抽象畫弗里根(Suzan Frecon)與其詩人女兒杜蘭(Marcella Durand)之間長達六頁的對談,另外,藝術家奧托納普(Silke Otto-Knapp)亦受邀為雜誌製作十二幅黑白插畫,命名為,收錄於雜誌底頁。

-

本文首發於《今藝術》issue 224, May/2011

Parkett Magazine: http://www.parkettart.com/

(近年才改版的雜誌網站設計精良,每期雜誌皆提供部分紙本內容供線上觀看,讀者也可同時瀏覽每位藝術家特別為帕克特雜誌製作的作品)

-

作品圖示

1. Sophie Calle, The Tie, 1993, 第36期 link

2. Damien Hirst, 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 1994, 第40/41期 link

3. Paul Chan, The Libertine Reader, 2011, 第88期 link